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张汶祥刺马(张汶祥刺马案真相)

网络整理 2022-05-27 最新信息

张汶祥刺马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早上10:30左右,马新贻自校阅场观清军射箭训练阅兵返回督衙时有人拦路喊冤,刺客张汶祥趁隙以匕首刺杀,延至隔日不治身亡。张汶祥事后供称,痛下辣手主因是马“不仁不义”,张汶祥但闪烁其词,实情则未供出。

案发前,江苏巡抚丁日昌子丁慧衡于秦淮河畔为烟花女子与马之幕僚官争风吃醋起冲突,被马令逮捕丁儿,丁是湘军系统;一说马就任是奉慈禧太后令密查湘军掠夺多少太平军财宝。

魁玉审理刺马案月余,毫无进展,九月一日,张之万赴江宁与魁玉会审,马新贻手下袁保庆等人要求严刑问讯,张之万以:“案情重大,不便徒事刑求。偿未正典刑 而瘐死,谁负其咎”拒之,最后仍无结果,张之万同魁玉上奏说:“凶犯张汶详曾从发捻,复通海盗,因马新贻前在浙抚任内,剿办南田海盗,戮伊伙党甚多。又因伊妻罗氏为吴炳燮诱逃,曾于马新贻阅边至宁波时,拦舆呈控,未准审理,该犯心怀忿恨。适在逃海盗龙启云等复指使,张汶详为同伙报仇,即为自己泄恨,张汶详被激允许。……本年七月二十六日,随从混进督署,突出行凶,再三质讯,矢口不移其供,无另有主使各情,尚属可信。”朝廷动怒,再派刑部尚书郑敦谨与曾国藩亲至两江总督府查案,慈禧太后曾问曾国藩:“此案岂不甚怪?”曾国藩答:“的确怪。”慈禧太后促曾国藩接任两江总督并速至南京查案,曾以病延迟数月未行;第二次慈禧太后再问起,曾才赴任。抵达江宁后,曾国藩不着急审案,每日翻看《阅微草堂笔记》,郑敦谨抵江宁后,曾才开始调阅案卷,邓之诚《骨董三记》说:“国藩不欲深求,必有不能深求者在。”

郑敦谨连审14天,仍查不出实情,只好和曾国藩联名上奏:“此案张之万等审讯的结果是实!”同治十年(1871年)三月二十六日,朝廷下旨,将刺客张汶祥凌迟处死。郑敦谨感叹官场黑暗,索性辞官回家。未及一年,曾国藩病逝于前身是太平天国洪秀全天王府的总督府内,遂为悬案。

“刺马案”的几大版本

第1 种版本

马新贻“渔色负友”张汶祥为友复仇

马新贻“渔色负友”之说主要流传于文艺作品之中。在可查阅的资料中,“刺马案”最早见于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据专家介绍,使“刺马案”流传最广的是张相文在《南园丛稿》中刊出的《张汶祥传》。 该文制造了一个拳头、枕头一应俱全的桃色绯闻,塑造了一个侠肝义胆,为友复仇的刺客张汶祥的形象。由于真实历史中案发以后,张汶祥被凌迟处死,并被剖心,其子也被阉割,下场极其惨烈,故而该文刊发后,社会舆论都一边倒地倾向于同情张汶祥。

第2种版本

得罪丁日昌招致杀身之祸

记者在民国笔记《凌霄一士随笔》中发现,马新贻之死可能缘于与督抚不和。当时的江苏巡抚是丁日昌(晚清洋务运动中坚)。

该文介绍,1870年的那场阅射,按照惯例总督和巡抚都要参加,但丁日昌当时却并不在场。就在前一年,丁日昌之子由于狎妓斗殴闹出人命,落在了新上任的两江总督马新贻手中。最后,强硬的马新贻因丁子拒不归案而奏请交朝廷议处。马、丁二人就此结梁,当在情理之中。

马新贻被刺后,太常寺少卿王家璧还特意上奏直接指出总督马新贻被刺与江苏巡抚丁日昌有关。而丁日昌迅速上奏请求朝廷敦促已经被任命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到任。丁日昌曾是曾国藩的幕僚和亲信,属于湘军集团的人物。曾国藩到任,局势顿时有利于丁日昌。故而,更给“督抚不和”说增添了层层疑雾。

第3 种版本

马新贻力剿海盗张汶祥为友出头

这个版本来自当时审案官员上奏的案犯供词,但破绽很多,经不起推敲。

1870年12月漕运总督张之万、江宁将军魁玉在一个奏折中表示,凶犯张汶祥,以前参加过太平军,后又同海盗相通。马新贻在任浙江巡抚时,曾经力剿海盗。张汶祥的同伙多被马新贻所杀。而张汶祥的妻子罗氏曾被别人诱拐。在马新贻巡游至宁波时,张曾经将夺妻之仇拦轿控诉,但当时马并未受理。因此张汶祥怀恨在心,既要为同伙复仇,又要为自己泄愤,因此便有刺马一案。

第4种版本

湘军集团密谋刺杀马新贻

前三种版本虽然流传时间很长,但都各有破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刺马案”研究的高尚举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郑重提出了他的观点,即马新贻死于政治阴谋,凶手来自湘军集团,因为“刺马案”发生前后有数个疑点耐人寻味。

Tags:曾国藩   马新贻   刺马案   慈禧太后   江湖奇侠传   阅微草堂笔记   骨董三记   丁日昌   张汶祥传   南园丛稿   凌霄一士随笔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