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网络整理 2019-06-12 最新信息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因萧何的举荐而拜将,又同样因萧何的设局而身亡的故事。

01

汉高祖十年,远封代地的陈豨,有感于汉高祖卸磨杀驴的危机,提前举兵造反,逼得刘邦亲自带兵前往平叛。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出发之前,刘邦给留守监国的老婆吕雉留下密诏,嘱其对眼皮子底下的淮阴侯韩信多加留意。

之所以有此交代,无外乎如下三条原因。

一则韩信自负功高,虽无实际行为,但却屡有不臣之言。

二则刘邦此行本来是想带着韩信做个参谋啥的,可是韩信呢,也不知是真病假病,反正是婉言回绝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谋反的陈豨与韩信关系匪浅,那曾经也是个唯韩信马首是瞻的主儿。

本来,刘邦留下的只是一句防备之言,韩信如果没有出格的举动,当是不会找来杀身之祸。

然而,有时候越是在节骨眼上,就越是会出凑巧的事情,从而又总是会给那些正欲兴风作浪的人提供恰当的借口。

刘邦前脚还没走多长时间,韩信这里有一个门客出岔子了。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因为个人原因,这位门客得罪了韩信,韩信就把他抓了起来,扔到了茅厕里,准备隔天来个砍头问罪。

谁知,心有不甘的门客买通看守,偷偷给自己在外边的弟弟送了一封密信,然后直接呈报到了吕后那里。

想想,要么本来就是一个圈套,要么就是韩信早就被吕后一党的人"特殊关照"。要不一封民告官的信件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到达监国的吕后手里。

信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陈豨谋反的事韩信其实早就知道,之所以不跟着刘邦到前线去,也是为了留在京城好来个里应外合。韩信现在在家中已经布置停当,就等着准备随时进攻皇宫了。

吕后一看信,惊愕之余恐怕更多的是惊喜。

什么意思?

——最毒莫过妇人心!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吕雉便建言过刘邦对韩信除之而后快,无奈刘邦还算是念旧顾恩,总是以没有确凿证据为由,不愿意对韩信痛下狠手。

现在好了,不管事情真假,反正证据就摆在面前,老公兼老板在临走之前授自己以临机决断之权,自己为何不干脆来个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于是,我们的主人公萧何,在此种情况下出场了。

"遇有大事不及回报,可以找相国萧何商量"。这也是刘邦走之前交待了的。

面对诚惶诚恐的萧何,吕后也很直接:"相国大人,淮阴侯要谋反,您说这事该怎么办吧?"

"什么?淮阴侯谋反?"萧何先是一脸的惊愕。

说实话,他是不太相信韩信会谋反的。

作为一朝相国,萧何的一大特长就是识人,自从月下从河边把韩信追回来,二人一个在前方统帅军队,一个在后方总揽全局,那也是多有交道的。

韩信这个人,自恃功高,有时候是太把自己当根葱了,但要说到和刘邦逐鹿天下,他还真是有那个贼心没那个贼胆。

但是,此时的吕雉,坐在朝堂之上那是在替刘邦监国,那是君。君说臣有罪,作为另一个臣子的萧何在没有确切证据的情况下,怎么敢言之凿凿地为韩信背书?

即便萧何没有私心,是一个不偏不倚的宰相,面对这种大是大非的谋逆之罪,也只能表示无能为力。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于是,萧何两手一摊,说道:"那好办,即刻派御林军攻克淮阴侯府,将韩信交由廷尉府查办就是了。"

要不怎么说这吕后也不是个省油灯,她估计压根就没想过走廷尉府查办这样的程序。

只见她狡黠地一笑说道:"相国大人,毕竟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凭一封信我们就把战功赫赫的一代名将给抓起来,如果确实有罪还好说,如果无罪,那该如何收场?特别是等皇帝回来了,一心软不还得放了啊?"

略微探了探身儿,她接着说道:"明说吧,萧相国,我想直接把韩信给做了,你说用什么办法吧?"

听到吕后这番话,萧何估计要直想在心里骂娘了。

虽然他和韩信并非感情笃厚,虽然他也不是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但他也实在不想趟这浑水。

毕竟,韩信是因为自己的强力慰留和举荐才走到今天的,现在这兔死狗烹的事让自己来操刀,于同僚怎么看待自己?于后世怎么评价自己?

不过,说到底,他毕竟只是一个吃公家饭的高级官僚,大脑回路几经短接之后打定了注意:为朝廷肝脑涂地,实乃为官之本分!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就这样,带着吕后的殷殷嘱托,萧何回到了府上,在冥思苦想之后,想到了一条请君入瓮的毒计。

隔天,萧何先是派人到靠近前线的地方溜了一圈,然后扮作信使装模做样地快马加鞭跑回京城,说是陈豨已经全军覆没,皇帝马上凯旋回朝。

有了这个前奏,萧何便亲自到韩信的府上假惺惺地对他说道:"皇上马上凯旋,所有官员都进宫去向皇后和太子朝贺了,唯独你不去,即使你有病在身,也不能失了这个礼节啊?我可是看在我们是老朋友的份上,才来劝告你的呀。"

估计在韩信看来,如果他连萧何都不相信的话,现时的朝堂上就没有一个可信之人了。

于是,稀里糊涂的他便跟着萧何来到了吕后所在的长乐殿,结果一到便被事先埋伏好的刀斧手摁住了。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等到韩信反应过来,大喊"相国救命"的时候,现场哪里还有萧何的影子?

02

无论在当时来看,还是以后世来分析,韩信在这件事上大抵应该是被冤枉的,或者说是被吕后以"莫须有"的罪名给强行杀掉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韩信即使和陈豨确实有过多年以前的那段对话,但也不能以此来坐实韩信就意欲和陈豨里应外合的罪名。

前面我们分析过,韩信就是一个口无遮拦牢骚满腹的愤青,真要到事儿上,反而会畏首畏尾踯躇不前,一如当年在齐地的旧事。

最关键的,韩信几经贬谪,当时已不过一个闲散的侯爷,就仰仗府里那几个家丁,面对战斗力强悍的大汉南北二军(御林军),他能掀起什么风浪?

除非他已经深度渗透进了南北二军。

怎么可能?他自己带兵的时候都能被刘邦给夺了帅印,就充分说明了在玩渗透方面,他在刘邦面前就是个孩子。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对于这些,指挥过千军万马的韩信又不是不清楚。

其次,如果韩信真的和陈豨有图谋,难道会不时刻关注前方战争的局势,却等着被萧何的假情报来蒙骗?

最后,反过来说,假如韩信知道一切都是相国萧何布的局,恐怕即使不来个玩命一搏也得逃之夭夭,哪里还会傻乎乎地跟着萧何走进皇宫,被吕后来了个瓮中捉鳖。

这一切,对于久经考验的萧何来说,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问题来了,非奸非佞实际上却堪称能臣的萧何,在当时那种局面下,为何还是主动选择了完全配合吕后?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03

这还得从萧何本人说起。

纵观萧何的一生,其之所以能够位极人臣,又能在相国的位置上寿终正寝,是和他的几个鲜明特点紧密相关的。

其一,技术过关,业务能力强

当年,萧何还是沛县一小小官吏时,便通晓法律,在同辈之中无人能及,为此,还惹得秦朝御史欲将其调入中央政府,只是萧何多番推脱才没有去成。

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辩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史记.萧相国世家》)

后来,萧何跟随刘邦的军队杀入咸阳的时候,其他人都是争着抢金银财宝,只有萧何是跑到秦丞相和御史府搜罗法律条文、地理图册和户籍档案等类文件。

这些东西看似不值钱,但却是刘邦以后治国理政的基石。

后来项羽将咸阳一把火付之如炬,十八路诸侯就只有萧何辅佐的刘邦知道天下形势了。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其二,兢兢业业,忠心为主

韩信离开项羽投靠刘邦,因为不受重用便二次另投明主。

得知韩信离开的萧何,顾不上跟刘邦打招呼便策马追了过去,花了一天一夜才在一条河边追上了正在饮马的韩信,为刘邦留住了争夺天下最重要的人才。

等到刘邦兵出陈仓袭击三秦,与项羽正式拉开大战序幕的时候,萧何作为后勤总管留守巴蜀,谨守法令,安抚民众,不仅为刘邦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大后方,而且也屡屡及时地为汉军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

当刘邦与项羽大战失利,身边士卒四散而逃时,萧何又总是及时给补充上来自关中的后备力量。

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史记.萧相国世家》)

其三,谨小慎微,从不冒头

起初,沛县群众聚在一起起事,在推选首领时,本来以萧何的官阶为高,可是萧何怕事情不成而连累家族,便同曹参一起推让给了刘邦。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刘邦在夺取江山后四处忙着消灭诸侯,不经意间对在朝中养尊处优的萧何也有些不放心,有明眼人看出来之后就告知了萧何,惊恐万分的萧何便赶紧采取自毁名声的办法来换取刘邦的安心。

上所为数问君者,畏君倾动关中。今君胡不多买田地,贱贳贷以自汙?上心乃安。"於是相国从其计,上乃大说。(《史记.萧相国世家》)

其四,尽职尽责,心中有民

当刘邦平叛凯旋的时候,已经自毁名声的萧何,依然大胆向刘邦建言,请求向长安老百姓开放上林中空地,结果竟被刘邦下狱。

04

我们再来看当时的情况。

吕后直言想要解决掉韩信,站在萧何的角度,无非有三种选择。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第一种,秉公办事,坚持按照律法将韩信解押至廷尉府,走所谓三堂公审的正常程序。

第二种,火中取栗,趁刘邦不在京城,干脆同韩信合兵一处,先诛杀吕后和太子刘盈,后控制朝臣,自己称王。

第三种,完全按吕后的心意办事,充当吕后擒杀韩信的马前卒。

结合萧何的一生会发现,前面两种其实经不起推敲就变得不可能。

首先,萧何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也很满意自己位极人臣的地位,所以不可能借机伙同韩信造反。

其次,萧何虽然口碑良好,却并非刚正不阿。

过往的事实说明,身家性命总是在其心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非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他不会坚持己见,而是往往对皇权退让,甚至表现出卑躬屈膝的一面。

韩信个人的生与死,在萧何眼中,显然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问题。

充其量,韩信不过刘邦夫妇过河拆过的桥中一座上等的桥梁而已。但既然河已过,再好的桥梁也还是座桥。

出卖朋友还是现实选择,套路韩信,萧何到底有什么难言之隐?

反之,如果韩信真的造反,冲击了大汉政权的稳定,那才是大是大非。

所以,第一种选择,看似合理,其实也是不可能。

剩下的就是第三种了,也是事实上萧何作出的选择。

擒杀韩信,虽然对韩信来说略显不公平,也有损他自己的声誉,但有时候帝王做恶,不正是需要他这样的人臣来负责实施么?

再说了,牺牲韩信一个,成全天下人,对上让刘邦吕后从此安心,对中让一众功臣继续富贵,对下让黎民百姓安享太平,值!

本文作者:路上阡陌侃历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701090411999396356/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韩信   萧何   刘邦   吕雉   陈豨   来俊臣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