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忠义也会与时俱进——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33)

网络整理 2019-04-28 最新信息

原无/文

(公元前636年)

这个名字叫披的侍御宦官曾经效劳于晋献公和晋回公,曾经分别受那二位国君指派两次追杀重耳,而且十分卖力。

现在,重耳当上了国君他却来求见,显然是自讨没趣。晋文公重耳拒绝接见,并且令人训斥他说:“蒲城那一仗,国君命你第二天赶到,你马上就去了。后来文公逃到狄国同狄国国君到渭河边打猎,你又替惠公前来谋杀文公。惠公命你三天后赶到,你过了第二天就到了。即使有国君的命令,为什么又要那样快?在蒲城被你斩断的那只袖口还在。你就走吧!”

披坦然回答说:“小臣以为国君这次返国,大概已懂得了为君之道。如果还没有懂,恐怕又要遇到灾难。对国君的命令没有二心,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国君所憎恶的人,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就应该尽多大的力量。您当时是蒲人或狄人,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现在您即位为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蒲、狄那样的事件吗?从前齐桓公抛弃射钩之仇,而让管仲辅佐自己,这才是国君之量。您如果改变桓公的做法,又何必由您下驱逐的命令?不用你驱赶就会有很多人逃走的,岂只我这一个受过刑的小臣?”

这一番话让文公立刻改变了主意,他把披请了进来。披马上把即将发生的叛乱报告了文公。

忠义也会与时俱进——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33)

孟云飞书法:《与时俱进》

典故来源:

①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従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选自《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②始尝欲杀文公,宦者履鞮(dī)知其谋,欲以告文公,解前罪,求见文公。文公不见,使人让曰:“蒲城之事,女斩予袪(qū)。其后我从狄君猎,女为惠公来求杀我。惠公与女期三日至,而女一日至,何速也?女其念之。”宦者曰:“臣刀锯之馀,不敢以二心事君倍主,故得罪于君。君已反国,其毋蒲、翟乎?且管仲射钩,桓公以霸。今刑馀之人以事告而君不见,祸又且及矣。”于是见之,遂以吕、郤等告文公。(选自《史记 晋世家》)

忠义也会与时俱进——春秋精美故事100篇之(33)

孟云飞书法:《除君之恶》

附:作者简介

原无,本名吴志民。远祖籍贯春秋虞国,可怜的国君因为贪点小财,把江山就拱手交给了晋国。此后便成了晋地山西的子民。据说在明代,祖先从大槐树下迁移到河南上蔡,从此成了蔡民。1995年硕士毕业,落蹄中原某市,倒进媒体,成为躬耕的”卧槽马‘’,一晃二十余年,即将骈死于槽枥之间。曾以吴工平之名连缀一本《非礼春秋》。

本文作者:孟云飞—书剑慰平生(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586895432745483/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春秋战国   齐桓公   管仲   晋文公   晋献公   蒲城   明朝   史记   书法   山西   左传   河南   渭河   上蔡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