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诸葛亮六出祁山路线地图)

网络整理 2022-05-17 最新信息

诸葛亮一生忠心耿耿,致力于北伐,而一出祁山正是北伐的开端。诸葛亮不断北伐的目的正是为了“身出秦川”。但是“一口吃不成个胖子”,诸葛亮肯定也无法一次性完成这个任务的,因此诸葛亮也是设了各种小目标来完成自己的任务,这第一个的小目标就是占据凉州,拥有一块蜀汉自己的“养马场”。今日一文,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各个问题。

一、凉州与产马地

诸葛亮北伐的终极目标便是“身处秦川”。秦川其实就是关中平原,关于关中平原,我们常常有一个评价就是“平坦广阔”。面对着八百里秦川,有一支机动性强且善于作战的骑兵部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而当时蜀汉的骑兵状况并不容乐观,据记载:

“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

也就是说蜀汉政权经过了刘备时代、刘禅时代数十年的积累才积累了一千多名骑兵。如果再耽搁上几年,那么就连着一千多名骑兵都要因为各种原因而损失三分之二。而且我们可见这些战马的来源都是来自南蛮或者是蜀地北部的山区。看过有关茶马古道的纪录片的朋友们应该都对这种马印象比较深刻,这种马往往身材矮小,耐力很强,负重很好,但是冲击力不够。因此往往是作为辎重马用,其作为战马来说威力不佳。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这种马一般来说体格比较矮小


若是蜀汉想要实现占领秦川的目标,那么一支相当数量的骑兵部队便成为了刚需。在刘璋时代,天下纷乱,刘璋尚且还可以通过凉州、并州等州来购买战马,因此此时蜀地的战马非常充足。甚至于刘璋一见刘备面,就可以以千匹战马来赠送给刘备,由此可见蜀地战马之充足。

但是此后,随着天下逐渐统一,曹魏占领了几乎所有的产马地,从北方购马就成为了非常困难的事情,蜀吴只能通过零星的贸易走私来进口战马,却很难大规模地购入战马了。

当时中国的产马地主要集中在北方草原和西方高原地区,例如说幽州、并州、凉州等地。其中凉州是非常重要的产马地,也是当时蜀汉政权所能接触到的最近的产马地。

通过凉州产马地兴起的军阀有董卓、马腾、韩遂等人。我们以董卓为例,董卓手下就有着一支非常精锐的西凉铁骑。这支骑兵的人员构成很复杂,其中包含着汉人、羌人、匈奴人等。这支骑兵就成为了董卓纵横一时的最大依靠。当时有人讨好董卓:

“今见在者不过并凉匈奴屠各、湟中义从、八种西羌,而明公权以为爪牙……”

董卓凭借着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可以在关中一带称王称霸,马超凭借着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可以杀得曹操丢盔弃甲,这一切自然也被诸葛亮看在眼中,因此综上来看,诸葛亮便将目光转向了如何组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之上了。

当时距离蜀汉最近的产马地,正是凉州,而蜀汉第一次北伐的目标也是凉州,其目的在于取得凉州的产马地,进而组织一次强大的骑兵部队,为占领秦川做准备。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骑兵在古代战斗力非常惊人

二、诸葛亮的战略部署

而可以佐证我们这种想法的,正是诸葛亮在一出祁山之时的战略部署。这一次真的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在夷陵之战后,曹魏对蜀汉已经放松了警惕,因此蜀国便可以出其不意给曹魏一个惊吓。据记载:

“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惊惧。”

诸葛亮首先是放出风声,要从斜谷道进攻关中,然后派出赵云、邓芝作为疑军从斜谷道出进攻曹魏。赵云是当时天下闻名的武将,即便是在曹魏内部也有大名,赵云军队一出,曹魏大慌,派出了曹魏的大将军曹真去征讨赵云。但是赵云这支军队却是偏师,恰恰就是来吸引曹魏的主力的,虽然此后赵云战败,但是也实现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

另一方面则是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这支部队身出祁山,直奔凉州。我们看当时的地图就可以知道,诸葛亮身出祁山道,但是祁山道根本就不通关中,而是直通凉州。若是说诸葛亮走祁山道是为了到关中的话,那实在是舍近求远了。因此诸葛亮的目标根本就不是关中一地,而是凉州一地。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诸葛亮的目的实际上是在凉州

当时诸葛亮一出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就投降了诸葛亮,局势一片大好。诸葛亮出兵在先,曹真得到消息在后,只能急匆匆地派出手下大将张郃从街亭一带西进进攻诸葛亮,打掉其兼并凉州的想法。此时只要马谡占据住街亭一带,然后抵挡住张郃的大军,诸葛亮就可以逐渐消化掉凉州,为蜀国得到一块宝贵的产马地,之后就可以组建起一直强大的骑兵部队,然后占领秦川,实现祖宗之业了。

但是马谡却失败了。一出祁山可以说是难得的好机会,因为马谡这一败,诸葛亮的全盘计划也就都失败了,最终一出祁山也失败了。

然后这里也可以解释一个问题,为什么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奇出子午谷”的计谋。当时魏延对自己的谋划是如此说的:

“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道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

说实话,魏延的计划非常大胆而且我认为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的。从这一奇谋也可以看出来魏延确实是个人才。魏延和诸葛亮同样都看到了曹魏此时面临的形势,即懦弱子弟夏侯楙驻守长安,此时曹魏关中空虚,是动兵的良机。但是魏延想到的仅仅是如何占领关中,却没有想到占领之后如何守护关中。

诸葛亮看到了要比魏延远好多步,诸葛亮明白即便是拿下关中也守不住关中,不如趁虚而入拿下凉州,之后利用凉州产马地的优势来蓄养战马,培养骑兵部队,之后便可以利用这支部队杀入关中,达到进可攻、退可守的目的了。

因此从一个将军的角度来说,魏延没毛病,而且提的建议非常有可行性;从一个政治家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的建议更加高瞻远瞩,真的是那种“走一步,看十步”的谋划。因此诸葛亮最终没有采用魏延的意见,更多程度上是因为诸葛亮的目标是在凉州而并非是关中一带。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诸葛亮没听魏延的更多是因为诸葛亮有自己的考量

三、诸葛亮放弃了《隆中对》吗?

说实话,很多人将诸葛亮一出祁山一事视作诸葛亮对于《隆中对》的放弃,认为诸葛亮经此一举,《隆中对》也就显得毫无意义了。但是事实是这样吗?

刘备夷陵之战大败后,蜀汉“跨有荆益”的尝试便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隆中对》的告一段落。毕竟其中还有非常重要的“西和诸戎,南扶夷越”的一环,而这一环常常被我们所忽略。但是这一条却是诸葛亮、蒋琬等人最为重视的。只要诸葛亮攻克了凉州,那么凭借诸葛亮的手段,联合西戎为外援便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

就凉州一带,曹魏在凉州的统治并不坚固。在曹操身死之后,凉州一带一直都是战乱不断,延康元年有张进叛乱,黄初二年有治元多、卢水等诸胡联军之叛。虽然这些叛乱都被曹真给打平了,但是这种祸乱的种子在凉州一带一直没有根除,但是因为曹魏的势力强大,因此只能暂时压制住。但是此时的凉州对于曹魏来说并非是铁板一块,而是极易反扑的一种忧患。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凉州一带对于曹魏来说很不安稳

但是如果诸葛亮占据了凉州一带,他的“西和诸戎”的想法便有了更大的操作余地。例如说诸葛亮二出祁山的时候,就曾经寻找了鲜卑部落的轲比能等人为外援进攻曹魏,但是效果不佳。其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出了祁山道之后没有立足之地,因此轲比能等人即便是前来助战,也作用不明显。

关于凉州的羌胡势力,我们可以参照马腾、韩遂的事迹。马腾、韩遂二人在当时的军阀之中不能算是非常优秀的人物,但是却能屡屡掀起大乱,甚至多次影响中原格局,最大原因在于其能笼络羌胡势力为己所用,并且有着凉州这一块根据地,从而进可攻、退可守。我推测此时的诸葛亮应该是想要仿效马韩旧事。通过凉州一地,诸葛亮进可以取关中,退可以笼络羌胡,实现自己“西和诸戎”的想法,再不济诸葛亮也可以从羌胡势力之中购买战马增强自身力量。

在“占据凉州、西和诸戎”,组建骑兵之后,诸葛亮就可以按照《隆中对》中的想法步步进行了,之后诸葛亮应该是等待着天下形势有了大变化(如曹魏内部的动荡,北方胡族入侵、孙权突然发力等),率领着精锐骑兵,带着笼络住的羌胡势力一举杀入关中之地,之后光复洛阳,重兴汉室。我作为一个蜀汉粉,每每想到这一幕真的是涕泗横流啊。可惜了,这一切仅仅是个幻梦,随着街亭的丢失都失去了。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挥泪斩马谡,可能里面有很多不甘吧


四、总结

今日一文,我们主要讨论了诸葛亮一出祁山中的几个点,如诸葛亮的意图在于吞并凉州,西和诸戎,组建骑兵部队,之后再徐徐图之进攻关中,最终达到兴复汉室的目标。

因此可见,我们长时间以来一直都觉得诸葛亮这个人打起仗来往往是过于保守而欠缺进取之心的想法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诸葛亮先是政治家,再是军事家,他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走一步,看十步”的问题,而一出祁山恰恰就是最好的表现。

而因为马谡的失败,诸葛亮的一切打算都落空了,这挥泪斩马谡中的泪中,恐怕有着很多不甘和后悔吧!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诸葛亮一出祁山:攻占关中不是目的,目的在于攻占“养马场”

Tags:诸葛亮   凉州   赵云   董卓   马谡   魏延   张郃   刘璋   刘备   秦安   韩遂   秦川   长安   曹真   匈奴   羌族   邓芝   秦岭   成都   天水   威力   马超   马腾   交个朋友吧   曹操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